close
苗族:順著日落的方向走



我國境內的苗族人口為942.6萬人(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)。苗族人口的分佈特點是大散居、小聚居,全國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均有苗族分佈。

新中國成立後,苗族地區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各項事業建設,都取得瞭明顯進步。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,特別是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,苗族地區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。2005年,苗族26個自治地方的地區生產總值總和已達1160億元,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3908元,苗族人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邁出瞭堅實的步伐。

歷史沿革

苗族族稱,既是他稱,也是自稱。湘西方言區自稱為“仡熊”、“果雄”,其他地區的苗族則多自稱“模”、“蒙”、“髳”、“苗”。漢語所稱的“苗”,來自苗族自稱。新中國成立後,根據苗族人民的意願,經過民族識別,將族稱定為苗族。

從歷史上看,各地苗族主要是從若幹比較集中的聚居區在不同時期分散出去的;還有一些來源不同的民族成份同化在苗族之中。有人曾認為漢文文獻中所提到過的曾在江、淮一帶居住、後在洞庭湖地區落腳的“三苗”,可能就是現在苗族的祖先。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苗族可以溯源到殷周時代的“髳”人。

有關苗族的族源問題在史學界中尚無一致的定論,但是已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的是,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代,苗族的祖先就已經聚居在湘西、黔東這個當時稱作“五溪”的地區。史書中侮稱居住在這裡的包括苗族祖先在內的少數民族為“五溪蠻”或“武陵蠻”。後來,他們陸續向西遷徙,才逐漸形成現在的分佈格局。在苗族民間流傳的歷史傳說“古歌”裡,追述他們曾在湖泊眾多的平原上生活過的遠祖,怎樣經過千難萬險流徙到現在居住的地方。“日月向西走,山河往東行,我們的祖先啊,順著日落的方向走,跋山涉水來西方”,就是苗族大遷徙情況的反映。

宗教信仰

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。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,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。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,苗族信仰原始宗教;有些地區苗族群眾與漢族群眾長期相處,受漢族的宗教信仰的影響,特別是道教和佛教(苗民通稱為“客教”)的影響,兼信仰漢族的宗教;還有少數苗族地區,如威寧、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,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。但總的來看,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,教義包括自然崇拜、圖騰崇拜、鬼神崇拜、祖先崇拜。

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對象有天、地、日、月、巨石、大樹、竹、山巖、橋等。在雲南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,每當農作營業用抽油煙機物抽穗時都要祭“天公地母”,祈求天地使農作物豐收,這是苗族崇拜天、地的遺跡。

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圖騰。由於苗族支系繁多、分佈廣,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多種。如楓木、蝴蝶、神犬(盤瓠)、龍、鳥、鷹、竹等。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,認為自己的祖先源於楓木;另外他們還把蝴蝶作為圖騰,認為其祖先薑央是“蝴蝶媽媽”所生。湘、鄂、川、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先民還以盤瓠為圖騰,至今這一帶還保留瞭不少盤瓠廟、辛女宮。而貴州西部苗族則以雞為圖騰。

時至今日,苗族中還十分盛行祖先崇拜。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從最早崇敬楓木、蝴蝶轉為崇敬人類的始祖薑央,認為他是苗族的祖先,每個鼓社都設“鼓石窟”,供奉“央公”“央婆”。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“落公”“螺母”。每逢節日,苗族群眾也都要舉行祭祖儀式。許多苗族地區,傢傢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,平時天天祭祀。

苗族信鬼尚巫源遠流長,現在仍很普遍,所信的鬼神多達幾十種。他們把鬼神分為善、惡兩類:認為善神能賜福於人,為此應該經常祭獻,惡鬼則與人作祟,降災降禍,應當祈解和驅逐。苗族人認為要達到此目的,就要通過巫師實行巫術。巫師是溝通人與鬼神的中介人,有較高的文化素養,受到苗族群眾的敬重。巫師實行的巫術主要有占卜、禳解、招魂等。

生活習俗

苗族服飾在各地各有其特點。黔西北、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佈衣服,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;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,下著長褲,束大腰帶,頭纏青色長巾,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。婦女的服飾款式復雜多樣,據不完全統計,多達130種以上。頭上的發髻和裹巾,衣衫的顏色,繡花的圖案,以及裙子的有無和長短等等,不僅省與省之間,而且縣與縣之間,有時甚至寨與寨之間,常有不同的特點。銀飾是苗族服飾的主要裝飾品,苗族群眾都喜愛銀飾,各個支系的苗族婦女盛裝時都佩戴多種銀飾。

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。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。過去,由於山區缺少食鹽,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,隻能以酸辣調味,日久形成習慣。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,幾乎傢傢戶戶都自制酸湯、酸菜、酸辣,醃制魚肉。苗傢的酸湯魚肉嫩湯鮮,清香可口,聞名遐邇。苗族喜飲酒。平時勞作之餘,喝一點酒,舒筋活血,消除疲勞;親友來訪,逢年過節,紅白喜事,必以酒待客,久之形成瞭一套喝酒的傳統習俗和禮儀。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飲和敬酒時,還有唱酒歌的習俗。

苗族一般聚族而居,村寨周圍茂林修竹,風景幽美。村寨大多設有寨門,寨內種植有常青的保寨樹。苗族地區盛產木材,因而房屋大多為木結構建築,以瓦或杉木皮、茅草等蓋屋頂。房屋的形式,各地不盡相同,居住在山麓、河邊或平壩的苗族住房有平房和樓房兩種,居住於山區的苗族住房多為“吊腳樓”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苗族地區的民居建築發生瞭很大變化。特別是改革開放後,苗族民居建築更是煥然一新,“杈杈房”早已成為歷史,土木、磚木、磚混結構的房屋比比皆是。

苗族講究禮節,各種場合都是長幼有序、大小有別。過去苗族傢庭用餐一般是男的先吃,女的後吃,有時母親可以與丈夫和兒子同桌進餐,但女兒和兒媳總是後吃。若傢裡來瞭客人,用餐時男客由男的陪同進餐,女客由女的陪食。若老幼同桌吃飯,上坐老人,其餘則分坐。老、幼或主、客同在火坑邊烤火敘談時,靠近中柱的那一方習慣讓長輩、老人或客人坐。傢人出門,夫妻同路,男前女後,且要保持一定的距離。父子同行,20歲以下的兒子必須走在父親的後面,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。母子同行,兒子可以領先,年邁的母親則跟在後面;兄弟或姊妹同行,兄或姊一般照例先行,如弟弟或妹妹年幼,則須讓他們走在前面,以示對他們的愛護。

節日文化

苗族的歲時節日文化豐富多彩。由於居住分散,各地苗族過的節日也不盡相同。

黔東南部分地區和廣西融水縣盛行過“苗年”,在農歷九、十、十一月的卯(兔)日或醜(牛)日舉行,要準備豐盛的食品,還要供祭祖先,接著休息5至10天,並舉行各種盛大的娛樂活動,有踩鼓、跳蘆笙、賽馬、鬥牛、鬥鳥、“遊方”等活動。

“四月八”是苗族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,流行地區較廣,但各地的意義不同。貴陽等地,是為瞭紀念戰死的先輩英雄亞努。湘西苗族四月八節日的起源與貴陽的相似。黃平苗族的四月八這一天,以遊樂為主。城步苗族的四月八稱為“烏飯節”,傳說是為紀念祖先而興起的。

“跳花節”是苗族地區一個民族情趣濃厚的傳統節日,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眾性社交娛樂的節日。“跳花節”各地無統一日期,但大多是農歷正月或春天。節日期間,許多地方都設有“花場”,場中插一根“花桿”,開場那天要舉行跳蘆笙、爬花桿、鬥牛、賽馬、耍刀等活動。期間青年未婚男女進行“遊方”活動,跳舞對歌,選擇意中人,談情說愛;老人們則會老友,交新友,擺敘傢常。

不少苗族地區還盛行以跳蘆笙為名的蘆笙節,具體日期各地不一,但內容大同小異,規模盛大。此外,各個地區還有龍船節、花山節(五月初五)、吃新節(農歷六七月間稻谷成熟時)、清明節、趕秋節(立秋)等等。苗族的這些傳統節日帶有濃厚的娛樂性和強烈的社交性,它在延續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,也使苗族群眾疲憊的身心有瞭放松和休憩的機會,因而得到苗族群眾的喜愛。

文學藝油煙分離機

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。苗語大致可分為湘西、黔東和川黔滇三個大方言,7個次方言,18種土語。苗語的方言、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,但相通部分仍占60%以上。

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,後來失傳,這些傳說現在已難以考證。20世紀初,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,創制瞭一些方言文字,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、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,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,等等。一些外國傳教士為瞭傳教的需要也創制瞭一些苗文。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,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。新中國成立後,黨和政府組織大批包括苗族學者在內的苗語語文學傢,對全國苗語進行瞭普查研究,改革瞭“老苗文”,另外創制瞭東部、中部、西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,並在苗族群眾中推廣使用,受到廣大苗族人民的歡迎。

苗族的民間口頭文學非常發達,其數量浩繁,內容豐富,形式多樣,藝術精湛,包括古歌、傳說、民間故事、歌謠、敘事詩、諺語格言等樣式。民間敘事詩中有反映婚姻愛情的詩,如《仰啊莎》《娥嬌與金丹》等,有反映階級鬥爭的詩,如《告剛》等。其中以古歌中的《開天辟地歌》《楓木歌》等最為有名。隨著教育等事業的發展,新中國培養的苗族知識分子,對本民族的口頭文學作瞭整理。他們用苗文和漢文整理瞭《苗族民間故事》《苗族古歌》《婚禮歌》《開親歌》《指路歌》《情歌》等,使苗族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,得以世代保存。

苗族音樂,豐富多彩。有民歌曲調、蘆笙曲調、嗩吶曲調和策琴曲調,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調和蘆笙曲調,而蘆笙曲調是苗族音樂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調。蘆笙是流行於各苗族地區的著名樂器,由六支竹管組合而成,大的長至一二丈,小的隻有八九寸,各地蘆笙在構造和音調上有著顯著的差別。除蘆笙外,還有莽筒、簫、笛、嗩吶、鼓、鑼、琴等。很多地區的苗族青年還擅長吹木葉。

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。蘆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傳統節目。此外,湘西和貴州松桃一帶的苗族鼓舞,廚房油煙處理貴州黃平、施秉、凱裡、貞豐、安龍等縣苗族中的板凳舞,貴州丹寨縣苗族的“錦雞舞”,黔東南和黔南地區苗族的銅鼓舞,川南苗族的跳壇舞,湖北宣恩的擺手舞和茶盤舞等,各有獨特的風格,為當地苗族群眾喜愛。




苗族的挑花、刺繡、織錦、蠟染、銀飾等民間工藝瑰麗多彩。用蠟刀蘸蠟在白佈上畫好圖案花紋後,浸入染缸染色,然後用水煮沸,脫去黃蠟現出藍底白紋圖案的蠟染工藝,已有上千年左右的歷史,在苗族民間流傳甚廣。新中國成立後,已發展到能染彩色圖案。目前,蠟染工藝又得到瞭一定程度的改進,花色品種更加豐富多彩,遠銷海內外,成為貴州等苗族地區重點開發的民族旅遊工藝品。

(摘自《民族問題五種叢書》之《中國少數民族》卷,由鄭娜編輯整理。本文圖片均由鄭娜攝於貴州)



(原標題:苗族:順著日落的方向走)



本文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海外版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 512F59CA568BB2D0
arrow
arrow

    wsu826ek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